河南成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

团餐2018行业资讯

发布日期:2019/4/20 14:53:03

一、食堂升级

2018年是食堂大“升级”的一年,团餐在企业、学校、机关食堂等不同业态都出现了高颜值、美食广场化又赋有智能科技的“新”食堂。这些新食堂纷纷引入天南海北的风味小吃品牌,并在支付和收银环节部署智能结算系统,“ 智慧餐厅”也开始登场亮相。新食堂从产品到装修再到料技感全面升级,在消费者体验的提升上效果显著。

2018年9月,新学期开学,中国人民大学的“智能餐厅”上线。与传统食堂“一字形”选餐窗口相比,用餐者可从两侧的入口进入,沿路选餐,最终在“U字”下方的智能结账台自助刷卡买单。据北区食堂主任王祚荣介绍,食堂借助智能技术,不仅节省了用餐者的排队时间,提高了结算效率,更重要的是帮助食堂获取了用餐者的饮食大数据,运营将变得更精准。

二、智能变革

以餐饮ERP及开放平台为基础的新技术,已经在推动整个餐饮行业的数据化进程,可见新餐饮时代的核心特征:数据化。为此,“ 数据化”成了团餐行业必须要面对解决的问题。

据调研了解,目前国内涉及食堂信息化的技术服务企业主要有三类:第一,以专业团餐ERP系统为核心产品,同时具备各类智能软硬件系统集成,及线上线下运营能力的一-站式智慧食堂解决方案厂商,如禧云信息、满客宝等,第二,具备软硬件研发能力的智慧食堂设备厂商,如智能出品设备及结算设备厂商雄伟科技、鼎顺科技、南京小牛、大唐智讯等,还有如自助点餐机及自动取餐柜厂商方派科技等,第三,业务同时覆盖食堂、水电控、门禁、教务等场景的传统校园、企业、市政一卡通集成服务商,如易科士、新开普等。

三、供应链升级

我国餐饮行业市场集中度极低,大部分餐饮企业规模较小。在食材采购方面,中小型餐企主要以自采为主,这使得餐饮供应链环节的市场集中度亦极低。对标日美等发达地区,未来国内餐饮供应链面临深度整合已是行业共识,大量企业及资本近年开始瞄准这一潜力巨大的餐饮细分市场。

同时,餐饮供应链发展的各项条件已经成熟:中国餐饮行业的体量规模达到了4万亿,市场大到足以酝酿出供应链巨头;在慢慢进化中的企业开始注重效率,对效率的追求倒逼上游供应链的产业化发展;再加上冷链运输、信息化的发展,都给供应链提供了完善的基础设施。

在供应链层面,为了适应和促进餐饮行业发展,这一-两年餐饮供应链的改革与完善步伐加快。美菜发布了品牌升级战略,大型连锁餐饮企业开放自有供应链,出现了蜀海;餐饮企业抱团取暖联合组建餐饮人自己的专业化供应平台,成立了众美联、餐标网等,链农等供应商借助互联网优势,搭建新的采购销售平台,整合物流、冷藏、保鲜、大数据等多种资源,创造全新价值。

四、挑战与机遇

2017年,团餐行业整体营收占到了整个餐饮行业的四分之一,增速远远超过了10. 7%的行业增长水平,领跑火锅、正餐、西餐、快餐等多个垂直领域,可以说是餐饮行业闯出的一匹黑马。

2018年5月15日,在2018中国国际团餐产业大会上,中国烹饪协会姜俊贤会长指出中国团餐产业目前面临着问题与利好同时存在的情况:一方面, 区域发展不平衡、品味供给不充分、产品标准化水平有待提高、企业信息化程度偏低、平台建设需要继续推进;另一方面,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发展,社会福利制度不断完善,党政机关食堂社会化趋势日益显著,互联网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

团餐产业如何通过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促进产业质量全面提升,开拓创新抓住机遇,取得新的突破,继续保持高速稳定的增长,成为全体团餐产业同仁面临的重大课题。













上一篇:没有资料
下一篇: 【食品安全】守护舌尖上的美味
×

在线咨询

返回顶部